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资源商品消费强度趋向提高 陈克新

资源商品消费强度趋向提高 陈克新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5-06-29
  • 浏览量:365
【字体:

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驱动力量逐步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致使矿石、原油、橡胶等资源性产品消费强度弱化,并由于整体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大宗商品中国因素风光不再,由此而出现全球性漫漫熊市,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实际上,下阶段中国资源商品消费强度不仅不会减弱,反而趋向提高。这主要是受到史无前例大规模城镇化影响,由此产生以下几个因素的强劲拉动:

 

首先是房屋建设结构的巨大改变。伴随城镇化的发展,数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由此产生大量农村住房向城市住房的转换。此外,全国城市普遍展开棚户区改造与危、旧房改造,也会使得大量旧房转变成为新房。这种新旧房屋的转换数量,全国会有数百亿平米之多。过去的城乡旧房,多为砖木结构,有些还是土坯茅屋,使用金属、塑料、橡胶等材料极少;大多就地取材,由此而派生的物流等能源消耗也很少。而今后的新房建设,大多为钢筋水泥结构,还有钢结构建筑,广泛使用新型材料进行内外装修,单位面积所增加金属、塑料、橡胶、能源等资源产品需求, 比较旧房会有数十倍之多。

 

其次是交通道路的巨大改变。随着城市化发展,产生规模巨大的物流与客流需求,要求交通道路有一个更大发展,也包括以往陈旧交通道路设施的更新改造。今后新建设的交通道路设施,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立体道路(架空、地面、地下)为主,这类快速通道建设所消耗资源产品数量,也是普通道路所难以比拟,譬如目前每公里高速铁路所耗用的金属材料,就是以往普通铁路的数十倍。

 

三是出口贸易结构的巨大改变。 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完成了由轻纺产品出口为主向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转变。据海关统计,2013年全国外贸出口总值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已经上升至57.3%,而轻纺产品(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则降至21%。今后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高速铁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以及中国制造水平的提高,都会大幅提高对于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需求。这意味着拉动单位GDP的出口增长中,重化产品消费强度增强,需要更多的矿石与能源支撑。

 

四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巨大改变。城市化与农村人口进城的结果之一,将是农林牧土地大规模集约化经营,由小农耕作经营方式向大机械化经营方式转化,从而产生规模巨大的农林牧业机械需求,致使第一产业单位产值中的资源产品需求数量迅速增多。

 

中国资源消费强度趋向提高,可以从进口统计数据得到证实。据有关资料,2001-2011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长率高达26.2%,比上世纪90年代高出了10个百分点,也比同期全部进口额的年均增长率高出6个百分点。而随着今后大规模城市化的展开,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出口结构向着机电产品和高端产品倾斜,这种趋势只会增强,而非减弱。

 

在大宗商品消费强度趋向提高的同时,今后中国经济增速也将保持较高水平。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其人均收入还只相当于日本、新加坡五、六十年代水平,与美国更是差距悬殊。预计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引进当今世界已经成熟的技术与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形成所谓“后发优势”,以此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巨大动力来源。因此中国完全有可能再获得30年的快速增长。

 

总之,受到消费强度提高与经济继续快速度增长两方面推动,未来大宗商品中国因素依然强劲。其中石油消费量将向6亿吨,甚至7亿吨靠拢;如果按照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的人均消费吨钢水平测算,当中国钢铁消费进入峰值期时,中国粗钢需求有可能达到12亿吨,届时高品位铁矿石的进口需求将接近或达到15亿吨,比现有水平几乎翻了一番;消费峰值时10种有色金属有可能达到1亿吨规模,也是目前消费量的1倍多。其它如天然气、橡胶、谷物等资源产品消耗也会大大高出目前水平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