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刊杂志 > 古代玉器的鉴别--玉与石

古代玉器的鉴别--玉与石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3-03-21
  • 浏览量:567
【字体:
一、玉与石、传世与出土的鉴别
        玉,多有晶莹、温润、透明之感;石,即普通的石头,其物质成分多为一些大理石、叶腊石、滑石等。由它们冒充的假玉,初视之颇与玉相似,但均不温润,且色泽鲜艳过度,多不透明,硬度多低于玉。古玉质成分多为硬玉和软玉两种,硬玉在我国称翡翠,硬度6.5-7之间,比重3.33;软玉是由角闪石矿物中的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组成的致密块体,硬度5.6。因此古玉器硬度都较高,而石头的硬度低,所以真玉无论怎样摩擦都不会起什么变化,而且越盘越温润,即不干、不裂,质地细腻,无贼亮之光,色泽无暇而莹;而石头一摩擦,马上会起变化,即有条纹出现。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要鉴别是真玉还是石头,首先是观察其颜色、光泽和透明度,再测试它的硬度,另外,一些专业的分析仪器,如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不仅能准确地断定玉质,而且还能推测出玉石的产地。
        所谓传世之玉,是指制成后未经入土,传至现在的玉器。但此类留存的比较少,汉唐以上之物尤其罕见。要分清它是传世玉还是出土的玉器,一般情况是传世的玉器呈原有状态,出土的玉器有土蚀土锈、斑沁等痕迹,特别是沁色──玉器埋入土中,经过一定的年代,受土里所含其他物质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变化。鉴赏家们鉴别古玉时,往往要观察沁色,以此作为断代或判断真假古玉的依据。
        自然沁色是受特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所致,依地区不同,玉的自然沁色也是不同的。一般的规律为:浙江余杭一带良渚文化玉器大部分被蚀成鸡骨白;太湖东岸地区良渚文化墓葬玉器仅有黄褐色沁和水锈;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较轻,沁色比较少,仅有红褐、水锈和灰、黑等色,少有鸡骨白。这些天然沁色或浮于表面,或渗入矿物颗粒间及瑕疵裂绺处,只要留心观察,不难识别。若其土锈凸凹不平者,可能是新出土的未经盘摸的旧玉。但要注意这类古玉伪造者较多。
二、古玉器的加工工艺与制作年代的鉴定
       古玉器的制作、加工工艺,是鉴定古玉器时代的重要依据,因为我国制作玉器历史悠久,各时代的琢玉工艺水平是不一样的,从原始粗糙加工到近代精密细致的制作,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同时,制作玉器的工具也不同,产品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所以,看一件古玉器的加工工艺,是识别玉器时代新旧的重要手段。
        各时代的制玉工艺特点不同: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制作也同石器一样是磨制。环璧类的圆度可能不很正规,其平面、厚薄可能出现不均,可能有磨制的痕迹,没有抛光。璧、环、琮的穿孔,是用木棍砂钻,是两面分别钻孔的,可能出现交叉、上下不一致的情况。
        商代殷商玉器花纹直道多,弯道少;粗线条多、细线条少;阴纹多、阳纹少;钻孔是外大里小,常称“马蹄眼”。商玉花纹的最大进步,是出现加工修整和抛光。
       春秋战国时已用“解玉砂”,这是硬度较大的砂,用水与砂进行开片、做花,工艺有较严格的流程,技法比商周进步。
       汉代大件玉葬、玉器琢工粗,刀法简洁有力,琢玉史上称为“汉八刀”,意为粗犷简略。
         唐代琢玉工艺超越前代,与前代最大不同是器皿的纹饰不仅是浅刻花纹,而且开始有圆雕出现。花纹图案常以缠枝、花开、葵花等为主,或有人物飞天、圆雕花饰,人物多大头,粗而圆浑。唐代刻玉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清时期,明代刀法具有时代风格,刀工粗壮,浑厚有力,生动活泼,写生味浓厚;工艺上出现了浮雕、镂空雕,还有双层甚至三层的镂雕。器物表面玻璃光泽强烈,大件器物的表面也往往留有钻痕和铊痕。清朝,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工艺迅速发展,是我国制玉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段时期的玉器精雕细琢,形象逼真,大量俏色玉器作品问世,刻画线条精细,磨光平滑,立体感强,花果的枝叶脉络雕刻明显,栩栩如生,镂空、半浮雕、浮雕三种雕法盛行,其中以半浮雕和浮雕为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