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综合经济 > 抓大更需扶小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抓大更需扶小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2-03-15
  • 浏览量:448
【字体:

  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两会热点话题。中国证券报认为,在这方面,资本市场大有可为。当前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在抓'大'的同时,如何扶'小'已成为一个更为迫切的课题。应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搭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桥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20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从发展初期的融资窗口,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沿阵地,再到银行改制上市的规范平台,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助力。资本市场的发展,始终立足于满足实体经济需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这是因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实体经济是基础、是根本,只有百业兴,才有金融兴。
  不过,在资本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偏重于为大型企业服务,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偏弱。截至3月14日,沪深两市共有2369家上市公司,但以主板公司为主,中小板公司只有658家,创业板公司仅293家。而且,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大多是比较成熟的企业,大量真正初创、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企业,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服务。
  此外,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金融压抑现象,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民间资金投资难'的问题相当突出。资本市场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引导社会储蓄转化为长期投资,可发挥重要作用,资本市场应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
  中国证券报认为,下一步,站在全球科技创新和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起跑线上,除继续发挥资源配置、遴选优质上市公司、助推产业升级的功能外,资本市场新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要成为中小微、新兴、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需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创新融资方式,下大力气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弹性和包容能力,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使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创新型企业都能得到支持。
  资本市场服务中小微企业,需要认真研究中小微企业特点,分析不同发展周期的风险点,借鉴国际经验,根据中小微企业特殊情况,'量体裁衣',创新融资方式,既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又控制好风险。
  一方面,可通过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私募债,为高增长的中小企业服务。目前,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中,债券融资是非常薄弱的一环,引入中小企业私募债,能为更多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因此在增信机制方面,应该引入多种增信方式,包括抵押、担保、评级和偿债基金等。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小额、快速,传统审核体制很难满足,因此,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不采取审批制,而是发行人、中介机构和投资者之间通过契约明确权利和义务。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
  同时,要加快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建设步伐,为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企业服务。通过场外市场、柜台交易、私募股权等市场的架构设计,重点考虑知识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现代农业企业、小型微型企业特征,作出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切实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弹性和包容能力,使不同特点的创新型企业都能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以更好地推动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外,在发行审核改革方面,需要建立与中小微企业特点相符合的发审体制。通过IPO和再融资,股权和债券融资等多角度、多渠道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它们发展。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由资本市场引领的高科技浪潮,帮助美国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强大的资本市场,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今天,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中小微企业、'三农'和创新创业活动;明天,一批我国的微软、Google和苹果才会纷纷崛起,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广大投资者奉献回报!

编辑:舍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