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法规 > 国家信息中心:建议下半年不再加大“保增长”政策刺激力度

国家信息中心:建议下半年不再加大“保增长”政策刺激力度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9-07-10
  • 浏览量:608
【字体:
  国家信息中心9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发布的报告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已成功触底回升,但并不等同于趋势性经济复苏。预计全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0%左右,CPI下降0.5%左右。
  报告建议,下半年不再加大“保增长”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上,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初步预计,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8.0%左右,CPI和PPI分别下降0.5%和5%左右。投资、消费分别增长31%和15%左右,进口和出口分别下降16%和17.5%左右,全年贸易顺差规模下降到2200亿美元左右。
  报告还预计,全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左右,比1-5月份的6.3%加快2.2个百分点。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成功触底回升,但经济回升基础主要是库存调整短周期的反弹,并不等同于趋势性经济复苏。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但我国工业领域尚未出现上述趋势。
  报告还建议,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给予社会资本投资国民待遇,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多个行业。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来源:中国证券报)经济成功触底回升 政策微调重在结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全年预测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组长 范剑平 副组长祝宝良成员 王远鸿 张永军 牛犁李若愚 赵坤 祁京梅周景彤 闫敏 徐平生刘玉红 费明硕 徐策执笔 范剑平 牛犁由于中央一系列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一季度已触底回升,下半年企稳向好趋势明显,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下一阶段必须更加重视将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以理顺要素价格体系为主要手段推进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为先进生产力腾出投资空间。建议下半年不再加大“保增长”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上,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
  一、上半年经济刺激政策效果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科技投入、改善民生、稳定出口等多项政策,一揽子计划已经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政府公共投资项目落实较快,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升温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的政策得到及时有效落实。截至5月底,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已累计下达5620亿元,执行进度为61.9%;已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19亿元;去年底以来已下达了三批中央投资约3000亿元。在政府投资带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逐月加速增长态势。今年1-2月、1-3月、1-4月、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6.5%、28.6%、30.5%和32.9%,平均每月加快2个多百分点。政府投资成为阻止经济下滑的主要动力。1-5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投资23055亿元,同比增长40.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增幅较城镇投资高出7.7个百分点。政府重点支持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1-5月份,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9.7%;铁路运输投资增长110.9%,同比增幅高出近100个百分点;道路运输投资增长52%,同比加快50个百分点;航空运输投资增长23%,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2.结构性减税和宽松的信贷政策改善了投资环境,国内非国有投资增速加快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允许企业将新购入的机器设备所含的增值税税款实施抵扣,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同时,今年前5个月我国金融机构投放的中长期信贷资金创出天量,新增2.7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55万亿元。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1-5月份,扣除投资品价格因素,我国非国有投资实际增长28.8%,同比加快了6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剔除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国内非国有投资实际增长34.9%,比上年同期加快了7个百分点左右。虽然,非国有经济的投资仍以在施项目加快为主,新开工项目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主,但非国有经济在施项目投资加快表明企业投资信心在恢复。
  3.一揽子计划注重调动中长期积极因素,住房、汽车消费热点重新升温今年以来,政府将扩大消费、改善民生作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重点之一。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6.4%,比去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86年至今23年来的同期新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所提高。政府一揽子计划中多项政策着重启动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充分调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中长期有利因素,取得很好的政策效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成交量明显放大、房价环比连续3个月上涨的见底回升局面。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增长25.5%,增幅同比提高32.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1389亿元,增长45.3%,增幅同比提高48.1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6.7%;商品住宅销售额增长49.0%。1-5月,国产汽车销售495.7万辆,同比增长14.3%,其中乘用车销售366万辆,同比增长21.2%;国内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一百万辆,新车销量超过美国、日本,连续五个月保持全球第一位。住宅和乘用车销售持续升温,表明消费结构升级的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在逐步增强,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的恢复性增长将使内生性增长热点逐步由点到面扩散到下游关联产业。
  4.工业和房地产“去库存化”快于预期,政策作用使经济提前3个月触底回升从工业和房地产库存消化实际进展看,一揽子计划加快了企业“去库存化”进程。经济运行由扩张期向收缩期转变后,库存周期性调整会放大市场收缩和价格下行信号。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长率变动趋势看,去年8月份达到上一轮经济扩张周期的最高峰值(增长28.5%),今年2月和5月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长率逐级下降为11.7%和4.2%。从去年11月至今年5月份,我国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下降190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增加1747.6亿元。较低的工业库存增长率表明由“去库存化”引起的工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阶段已经结束。在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库存消化周期随着成交量明显放大而缩短。截止到5月底,“国房景气指数”中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89.05,比4月份回落2.15点。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研制的“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分析,代表宏观经济未来趋向的先行合成指数已在2008年11月份触底,此后连续6个月稳步回升;代表宏观经济同步表现的一致合成指数在2009年2月份见底,3-5月份连续3个月回升,大体可以判断我国宏观经济下滑势头已经得到遏制,并开始形成企稳回升态势。正常情况下,一致合成指数见底一般滞后于先行合成指数见底6个月左右,但在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下,这次滞后期缩短为3个月,宏观经济提前3个月触底回升。
  一揽子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较低,使得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有的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二是有些地方项目“跟风”上马,准备不充分,对当地发展实效不大,存在投资质量隐患。三是货币信贷投放过猛,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操作上出现“过度”宽松倾向。四是信贷结构不尽合理,过于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困难。五是各级政府重视保增长,但结构调整的进展不大。
  二、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经济成功触底回升,但当前的经济回升基础主要是库存调整短周期的反弹,并不等同于趋势性经济复苏。经济复苏的物质基础是企业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固定设备更新投资,其前提条件是产能利用率恢复到正常水平。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在进一步消化房地产库存的同时,将面临消化过剩产能的严峻挑战。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性产能过剩将使我国“去产能化”过程任重道远。既要看到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和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下半年经济回升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和我国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对下半年经济的不利影响。
  对下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但仍有后劲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外需萎缩和产能过剩等因素对投资增长会产生抑制作用,企业新开工投资项目较少。特别是占固定资产投资20%左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前期增速较低,1-5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165亿元,同比增长6.8%,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5.1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3.5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4月扩大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能否加快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在经济刺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调整部分行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和宏观经济景气回升等因素影响下,预计固定资产投资下半年仍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下半年还将继续下达政府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将对相关产业投资起到一定带动作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企业投资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情况好转和开发商信心提升,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开始升温,预计下半年全国土地市场将继续保持回暖态势,这将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提高投资项目资金配套能力。近期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下调了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项目资本金比例,降低了相关投资门槛,有利于提高政府资金的杠杆率。
  1-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3300亿元,同比增长95.9%。由于投资惯性的作用,新开工项目数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高增长将使未来一段时间投资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总体而言,下半年推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较为强劲,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趋势,预计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3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左右。由于存货投资调整主要发生在一季度,预计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季提高。
  2.扩大消费政策进一步加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稳定增长国家扩大消费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积极性在提高,预计下半年消费需求将继续升温。年内国家加大三农政策补贴资金,上调粮食收购价格、加大猪肉收储力度等政策有利于农民收入提高。政府提高了城镇低收入群体补贴额度,拓展了医保、社保覆盖范围,有利于保证城镇中低阶层收入水平稳定;同时楼市、股市持续回升,中产阶层财产性收入增加。城镇住房消费有望持续回升,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环比价格出现连续三个月上涨,意味着此轮房地产调整过程基本结束,住房销售加快将带动装修装饰、家用电器等相关消费的增加。鼓励汽车“以旧换新”、扩大汽车下乡的补贴范围等汽车消费政策不断完善,将促进下半年汽车消费继续升温。家电等产品将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新消费热点。随着家电下乡产品种类扩大和品质提高,农村家电销售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国务院决定6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省市推广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补贴措施,将推动城市家电市场消费走高。此外,由于社会各界对未来世界性通胀预期增强,贵重保值商品消费亦将快速增长。
  但从2008年10月份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持续下滑,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不断下降,2009年继续走低,4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1,比2008年4月份降低了7.9,为最近三年来的最低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无论名义增长或实际增长难以进一步提高。
  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加之在政策效应和长期因素的推动下,消费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初步预计,2009年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4760亿元,名义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5%,比2008年提高0.7个百分点。
  3.外贸出口降幅有望逐步收窄,贸易顺差额有所下降本次出口急剧下滑,本质原因是世界经济衰退引发全球需求锐减,而不是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品质等比较优势丧失。在外需回暖、政策显效、价格回升、汇率稳定等因素影响下,预计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降幅都将呈现收窄趋势,进口回升快于出口。下半年外部需求恶化情况有望缓解,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目前经济运行呈现出底部趋稳迹象。主要贸易伙伴国下半年经济底部趋稳甚至回升,将有利于中国外部需求环境改善。我国外贸扶植政策效果在下半年将进一步显现,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放宽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加工贸易台账准备金“由实转改为名转”等措施将降低出口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出口能力。实施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人民币互换协议范围有利于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高进出口意愿;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扩大出口保险覆盖率,可以促进未来出口产品海外市场份额增加。同时,进出口价格回升将导致名义增速降幅减慢。预计下半年石油、粮食、有色金属等商品在世界经济趋稳的背景下将继续保持波动向上走势,带动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回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保持稳定,但国际市场中与我国出口产品具有竞争关系的印度、巴西、泰国等竞相采取货币贬值策略,其本币汇率大幅下降,这将造成未来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淡化,出口降幅虽略有收窄,但规模难以快速恢复。
  国家前期扩大内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将有利于下半年进口回暖。此外,去年三季度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达到峰值,此后快速回落,受去年同期价格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将稳中趋升,由于价格因素导致进口名义增长下滑的趋势将有所减轻,名义增速将逐渐向实际增速靠近。
  综上所述,下半年我国外贸出口下降幅度减缓,全年预计下降17.5%左右;进口降幅较上半年明显减小,全年下降16%;全年贸易顺差规模下降到2200亿美元左右。
  4.价格下行周期即将结束,年内居民消费价格由负转正“去库存化”任务基本完成将有利于结束价格下行周期。上半年,受上年翘尾因素的较大负面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RMPI)等主要价格指数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的走势。从近期变化情况来看,各类价格指数下降的势头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剔除季节因素之后的CPI环比变化率自3月份开始转为轻微上涨。PPI环比从4月份开始也连续两个月上升。物价是经济运行中的滞后指标,从CPI和PPI环比折年率变化趋势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升,有望在下半年结束价格下行周期。
  当前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流动性充裕有利于对冲通货紧缩风险。房地产、汽车生产销售回暖,将带动钢铁、建材等下游产品价格上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回升,输入型价格上涨动力加大。下半年价格翘尾因素影响减轻,根据2008年基数计算,2009年7月开始,价格下降翘尾影响将逐月减少,12月份为零。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回升、翘尾影响减轻、输入型价格上涨动力加大和货币流动性等因素,预计居民消费物价年底前将转为正增长。经测算,初步预计CPI全年下降0.5%左右,PPI下降5%左右。
  5.工业生产增速稳步提高,但仍明显低于潜在增长区间下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将在企业库存回补、工业品价格回升、市场需求回暖等因素拉动下,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09年上半年,工业企业基本完成了“去库存化”任务,部分产品库存量已低于正常库存。下半年,在宏观经济与市场需求预期改善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将进入库存温和回补阶段。工业品库存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将使工业生产走出库存调整周期底部。如果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下半年能够触底企稳,国际上也出现库存回补的需求,这将有利于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逐步回升,促进工业生产平稳恢复。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7个月上升,3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处于冷热分割线之上。这一先行指数走高预示下半年工业增长将稳步提高。但是,我国工业领域对外依存度高,产能过剩矛盾比较突出,不少专门为国外需求定制的高端产能严重过剩,这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生产增速偏低,使工业增加值增长将受到一定程度抑制。另外,国际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下半年可能继续上涨,我国中下游制造业企业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速度,企业盈利状况难以好转将制约工业生产的恢复。
  综合分析,初步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比1-5月份的6.3%加快2.2个百分点。但这一全年工业生产水平低于近20年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9%),主要是工业出口交货值严重下滑的拖累。全年轻工业增长8.8%,比1-5月份的7.8%加快1个百分点;重工业增长8.3%,比1-5月份的5.7%加快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和住房、汽车消费升温有利于重工业提高产能利用率。
  综合考虑社会总供求各项因素和上年基数,经测算,2009年经济增速将逐季上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三、对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下半年不宜再加大“保增长”方面的政策刺激力度,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落实和完善已出台的政策上,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结构调整、科技支撑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
  1.稳定政策节奏,落实完善好已出台政策从目前情况来看,前期为“保增长”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是及时有效的,多数经济指标环比变化表明,国际经济危机冲击我国经济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但外需疲弱,总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仍处于低位。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把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政府公共投资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快政府公共投资预算下达和项目实施进度,尽早形成有效实物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金的乘数作用。同时,要防止经济刺激政策的过度使用,财政政策应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对各级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和力度必须控制在今年预算计划之内;下半年货币政策操作应把握好货币和信贷投放的力度和节奏,既要为刺激经济的政策提供流动性保障,也要注意和防范由流动性投放过多导致的金融风险。从防范长期通胀风险,控制通胀预期考虑,年内不应再降息。为实现“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应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大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向外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为了提高政府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建议下半年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落实进展情况加强检查,对一些“跟风”上马、准备不充分、对当地发展实效不大并迟迟不能开工的项目应及时制止,将财力用到当地更有实效的项目上。
  2.大力启动社会投资,逐步切换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要使经济顺利走上复苏之路,只有政府扩大公共投资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应出台多种措施扩大社会投资。一是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的领域和渠道,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充分利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机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允许社会资本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多个行业。二是通过税收、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所得税按个人所得税征收,避免重复征税。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和支持范围,向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轻纺等出口企业、科技企业和地震灾区的中小企业倾斜。政府采购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倾斜。三是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便利快捷的金融服务。
  3.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财税政策的支持重点应转向支持企业研发(R&D)投资,加大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科技研发投资的支持力度,达到既刺激企业投资又加快结构调整的目的;加大对新能源、节能汽车、医药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投资,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努力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信贷支持和财税补贴。
  4.以资源要素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素价格杠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手段。建议利用当前物价较低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产品价格,把结构调整和价格改革有效结合起来。加快推进资源税、环境税的改革和征收工作。继续坚持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确保土地价格充分体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谨防各地以扩大投资保增长为由放松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5.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努力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范围,重点向大学生、农民工等倾斜。支持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培训的支持力度,特别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科技培训。二是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要求,抓紧出台有关配套文件,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完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三是继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