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矿产资源战略储备起步 区域资源补偿办法将出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9-01-09
- 浏览量:685
【字体: 大 中 小 】
1月7日,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储备工作,具体分为矿种储备和矿产地储备两部分内容。
按规划,我国将集中建设一批大型矿产品战略储备基地,包括焦煤、稀土在内建设约40-50个大型矿产储备基地。为解决矿产储备基地选址和利益协调问题,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正在拟定《进一步加强矿产地资源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启动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规划室主任孟旭光此前就新一轮矿产规划修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轮矿产规划修编有诸多目标,其中增强资源保障程度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会副理事长崔万宁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石油、铁矿等重要矿种进口依存度都在50%以上,而一些中国富有的矿种出口却遭遇低价,由此导致了五金等上下游很多产业受损。
崔万宁认为,提升整个产业竞争力,需要从源头上加强国内资源保障,尤其是有色金属等小矿种的国际定价权和主动权,避免受制于人的局面长期持续。
矿产资源储备被认为是进行资源战略储备和争取国际资源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也是这轮规划修编中重点加强的内容。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介绍说,到2015年要形成约50处大型矿产储备基地。同时提高矿产集中程度和综合开采率。
胡存智表示,新一轮矿产规划中将建立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和保护机制。建立石油、特殊煤种、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等的矿产地和矿产品储备,为调控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资源供应安全奠定基础。
此外,将把矿种按照保护性、约束性、鼓励性进行分类,明确钨、锡、锑、稀土等矿种为保护性开采矿种,实行年度开采指标限制,同时对其出口进行调整。
实际上,针对矿产地资源储备的相关工作已经启动。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项目已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
研究报告提出了开展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基本原则及储备方式、储备规模及结构、重点储备矿种及布局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建议等。
鞠建华向本报记者表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启动后,到2015年还要找到5-6个亿吨以上的油田,使我国石油产量以每年9亿吨的增长保持上升,而在建立战略储备基地机制之后,鞠建华认为实现这些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目标并不难。
拟设区域资源补偿机制
鞠建华向本报记者透露说,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的选择需要很多条件,除了当地要具备储藏条件外,在符合国家矿产调控政策的前提下,还需要建立一套区域资源补偿机制,来保证矿产战略储备基地建设。
“设定的补偿办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二是通过矿产资源费的减免或返还实现。”鞠建华告诉记者,在资金方面,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初步设想了这两条途径对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基地的地区进行补偿。
除此外,有关部门还在酝酿通过产业投资等方法对矿产储备基地区域进行投资补偿,引导当地产业转型或发展。
这种补偿机制还会进一步扩大到政府对企业的补偿上,如果政府收购或者划定某矿山开采企业的矿山为矿产资源储备基地,还应该对企业建立一个相应的补偿机制。
另外,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海外收购等行为,以实现对重点矿种的储备,政府还要对企业这种储备行为给予一定的支持。
如果不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则矿产战略储备将很难落实。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一位人士表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要分矿种,分地区情况看待。例如,在当前煤价低迷的时候,煤炭主产区就希望将自己划入国家煤炭储备基地,以获取国家建设投资和相应的资源补偿。而一些诸如稀土、铝土等紧俏的矿种,尤其是中国特有的一些矿种,往往是地方经济的支柱,而国家出于战略利益必须限制这些矿种的开发开采,战略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难免产生矛盾。
一位矿业人士对记者说,围绕着矿产战略基地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例如,地方政府希望将开采难度大,运输不便的矿给国家做储备,而国家需要的是能够形成供应量的矿做储备,否则以储备干预市场价格的计划将难以实现。
该矿业人士表示,除了建立矿产储备基地的补偿办法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尽快完善系列的相应补偿办法。例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采矿补偿机制,对矿山环境治理的补偿机制。
矿产战略储备机制还将是一种灵活的机制,具备进入和退出机制。
鞠建华介绍说,初期这些矿产储备基地不会做太多、太大,目前矿业市场仍要坚持市场改革为主的道路。国家会对一些重点矿种进行储备,但是一些矿种在未来会出现替代资源,就会退出储备目录。同时,一些矿产的基地也有进入和退出机制,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储备基地不可能集中分布,而应该尽量分散,同时在达到一定年限后,应该具有撤销和新设矿产储备基地的功能。
按规划,我国将集中建设一批大型矿产品战略储备基地,包括焦煤、稀土在内建设约40-50个大型矿产储备基地。为解决矿产储备基地选址和利益协调问题,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正在拟定《进一步加强矿产地资源储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启动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规划室主任孟旭光此前就新一轮矿产规划修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一轮矿产规划修编有诸多目标,其中增强资源保障程度是其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五金交电化工商会副理事长崔万宁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石油、铁矿等重要矿种进口依存度都在50%以上,而一些中国富有的矿种出口却遭遇低价,由此导致了五金等上下游很多产业受损。
崔万宁认为,提升整个产业竞争力,需要从源头上加强国内资源保障,尤其是有色金属等小矿种的国际定价权和主动权,避免受制于人的局面长期持续。
矿产资源储备被认为是进行资源战略储备和争取国际资源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也是这轮规划修编中重点加强的内容。
国土资源部总规划师胡存智介绍说,到2015年要形成约50处大型矿产储备基地。同时提高矿产集中程度和综合开采率。
胡存智表示,新一轮矿产规划中将建立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和保护机制。建立石油、特殊煤种、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等的矿产地和矿产品储备,为调控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资源供应安全奠定基础。
此外,将把矿种按照保护性、约束性、鼓励性进行分类,明确钨、锡、锑、稀土等矿种为保护性开采矿种,实行年度开采指标限制,同时对其出口进行调整。
实际上,针对矿产地资源储备的相关工作已经启动。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完成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项目已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
研究报告提出了开展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基本原则及储备方式、储备规模及结构、重点储备矿种及布局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政策建议等。
鞠建华向本报记者表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启动后,到2015年还要找到5-6个亿吨以上的油田,使我国石油产量以每年9亿吨的增长保持上升,而在建立战略储备基地机制之后,鞠建华认为实现这些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目标并不难。
拟设区域资源补偿机制
鞠建华向本报记者透露说,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的选择需要很多条件,除了当地要具备储藏条件外,在符合国家矿产调控政策的前提下,还需要建立一套区域资源补偿机制,来保证矿产战略储备基地建设。
“设定的补偿办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二是通过矿产资源费的减免或返还实现。”鞠建华告诉记者,在资金方面,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初步设想了这两条途径对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基地的地区进行补偿。
除此外,有关部门还在酝酿通过产业投资等方法对矿产储备基地区域进行投资补偿,引导当地产业转型或发展。
这种补偿机制还会进一步扩大到政府对企业的补偿上,如果政府收购或者划定某矿山开采企业的矿山为矿产资源储备基地,还应该对企业建立一个相应的补偿机制。
另外,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海外收购等行为,以实现对重点矿种的储备,政府还要对企业这种储备行为给予一定的支持。
如果不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则矿产战略储备将很难落实。江西省国土资源厅一位人士表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要分矿种,分地区情况看待。例如,在当前煤价低迷的时候,煤炭主产区就希望将自己划入国家煤炭储备基地,以获取国家建设投资和相应的资源补偿。而一些诸如稀土、铝土等紧俏的矿种,尤其是中国特有的一些矿种,往往是地方经济的支柱,而国家出于战略利益必须限制这些矿种的开发开采,战略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难免产生矛盾。
一位矿业人士对记者说,围绕着矿产战略基地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例如,地方政府希望将开采难度大,运输不便的矿给国家做储备,而国家需要的是能够形成供应量的矿做储备,否则以储备干预市场价格的计划将难以实现。
该矿业人士表示,除了建立矿产储备基地的补偿办法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尽快完善系列的相应补偿办法。例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采矿补偿机制,对矿山环境治理的补偿机制。
矿产战略储备机制还将是一种灵活的机制,具备进入和退出机制。
鞠建华介绍说,初期这些矿产储备基地不会做太多、太大,目前矿业市场仍要坚持市场改革为主的道路。国家会对一些重点矿种进行储备,但是一些矿种在未来会出现替代资源,就会退出储备目录。同时,一些矿产的基地也有进入和退出机制,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储备基地不可能集中分布,而应该尽量分散,同时在达到一定年限后,应该具有撤销和新设矿产储备基地的功能。